当前位置: 首页新闻资讯正文

口述历史: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,唱一场校史变迁——听赵震寰讲述校京剧团往事

发布时间:2017-03-10 09:38:38 次浏览

在学校历史变迁的长河里,校京剧团的发展只是一支很细很细的溪流,但这支小溪流从校史的源头走来,见证了学校的变迁,见证了学校起承转合的一个个节点,更见证了西理工人自强不息、艰苦奋斗、乐观向上的精神。历史用京剧来表白,采访九十高龄的赵震寰先生,让我们听一段京剧往事中的校史变迁。

北京时期:怀念北京机械学院的大礼堂

我打小就跟着祖母、姑母去前门外鲜鱼口内的华乐戏院听京剧,上学后育英中学唱老生,再到工作后组织校京剧团,直至退休,生命旅途中“京剧艺术”一直陪伴着我,今天回忆起来也非常有“味道”。

我是1953年,调到北京,从起初筹备、买地迁坟,再到建成北京干部学校,正好北京机器制造学校(简称机校)和北京工业管理学校(简称管校)也建在那里,三个紧邻的学校在1958年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学院(简称北机院),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。而对于我校京剧组织的历史,可以再往前追溯,北京机械制造学校的前身,也是我校的前身之一,北平国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(简称国立高工),那个时期,我校就成立有京剧组,其具体年代、组织及队员已经无从考究了,但时间不迟于1950年。现在我校京剧队存有一对国立高工时的京剧武场用的饶钹,一只饶钹上注字“国立高工工会京剧组”,我在1953年未见过这对铙钹。据此推算,西安理工大学京剧队算是我校历史最长的社团之一了。

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,是我校京剧活动的一个高峰期。在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学院以前,机校、管校、干校都建有京剧团,机校还有学生会京剧团,三个学校,四个京剧团,彼此熟悉,经常联合演出,不仅在校内演,也经常到校外演,有的时候还与学校话剧团合作演出大型话剧,阵容强大,名声在外。我们保存了一张1956年10月27日机校学生会京剧团在北京机校礼堂演出“京剧晚会”的戏报,剧目是《十三妹》,导演是王冠东,我还记得我在里面饰演的是安公子。那个时期,校京剧人才济济,齐曾距就是一个近乎于传奇式的人物。齐曾距是我校体育老师,他有三个特长:一是打排球、 再就是下围棋、三是拉京胡。他拜名琴师岳普荪为师,不但京胡拉得好,他还能唱,嗓音圆润,在演唱法的腔调上精心研究,特别是在梅派唱腔中,他吸收了一些小生行当的娃娃调唱腔的特点,使得唱腔刚柔相济,委婉动听。参加的人员多了,生、旦、净、丑行当齐全,伴奏的文武场件件精练,校京剧组织进一步壮大。

我们平时排练在干校礼堂的后台,彩排、演出在学校的大礼堂,是机校原来的饭厅,能容纳1000多人开会、吃饭,有个舞台,有简单的幕布,有暖气、装有暖风机,后来北京机械学院时改成剧场。在改剧场时,杨超伦副院长曾和我们剧团的几个负责人,以及瓦木水电有关人员、基建施工人员,一起去几个有名剧场参观学习,学习剧场的整体布置、管理,舞台的幕布、灯光、音响等设备布置。经过施工改造后,这个礼堂有固定座位1466个,有套票,对号入座,灯光、音响、大幕、二道幕、偏幕、化妆室、储存室、预备室、会客室等一应俱全,专人管理。这个大礼堂对我们的演出效果增色不少。当时排了一部剧是“降龙伏虎”,由副院长杨超伦、工会主席贾桢亲自领导,还请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导演,来校辅导,演员百分之九十几都是京剧团的。“降龙伏虎”是北京机械学院一次大型成功的文娱活动。

我现在都非常怀念北机院的大礼堂。

汉中时期:艰难岁月中的《红灯记》

1969年10月,第一机械工业部军管会决定,北京机械学院搬迁汉中。我当时为搬迁小分队(先遣队)成员,领队是军宣队副总指挥宁加岭,还有党委副书记贺林、和一机部军管会的一位同志,另有一位是汉中河东店汉川机床厂厂长仲长药,一行十几人,上车出发了。大家都无心欣赏沿途的景色,所带的面包等食物,因没有食欲,吃的不多。到阳平关已经是第三天凌晨一点了,当时阳平关站台很小,很短,我们的车厢门下面没有站台,离地很高,就往下蹦,下车后一点人数少了刘焕玉,到车上一找,刘焕玉太累了还在睡觉。大家在一个小旅馆稍稍休息,外面四周全是山,挺黑,伸手不见五指,天亮了就乘汉川机床厂来接我们的大卡车,前往汉中的河东店褒城汉川机床厂,到工厂时已经中午,我们被安排住在大窑洞。安顿下来后,我们先遣队就开始四处找房子,为随后的大搬迁作准备工作。

1969年11月5日第一批师生员工还有家属乘专列搬迁汉中。当时搬迁汉中的教工及家属3,000多人,分三批,还有69和70届同学1,190人。搬迁那年,我42岁,任总务科科长,爱人陶静娴一直在学校伙食科任会计,大儿子已经北京工作,二儿子正读初中二年级。爱人、二儿子就是随着第一批师生员工还有家属乘专列搬迁汉中的。搬迁来的教职工及家属,除极少数住河东店筹备处外(北京机械学院对外叫100号信箱),其余住在方圆几十里的周寨、张寨、范寨、宗营四个大队和农试站的农民家中,大部分同学就住在汉川机床厂四处透风的大厂房里面,大家住的非常分散。我们一家住在汉中褒城周寨大队,我俩每天到筹备处上班,二儿子后来在勉县中学读书。

在汉中的艰难岁月中,生活条件很艰苦,办学举步维艰。1970年冬的一天,一些当年爱好文娱活动的人们议论着,打算排练样板戏《红灯记》,这个倡议既突出政治又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很快得到了军宣队领导的批准和各部门的支持。作为亲历者,《红灯记》的排练和演出,我现在回想起来,仍然认为是一次壮举,仍然有许多感慨与难忘。

《红灯记》做为革命样板戏,在那个年代,决不是一次简单、敷衍的自娱自乐。在主要演员的形象,唱、念、做、打,服装布景等主要环节上,至少不能走样。在条件极困难的情况下,剧组每个成员都非常严肃认真,千方百计,自力更生,团结实干,出色地完成了各种道具,布景,服装的设计和制作。日本兵的服装是黄麻袋缝制的,台下看还很像,其他服装有的是仿制的,有的是借的。扮演鸠山的吴凤岭同志还记得,“鸠山”是秃头,赵庆师傅先在他头上敷上一层湿纸,然后用糨糊把一层一层白纸贴上,最后做成一个随老吴头型的硬壳,等有一定强度后,再涂上头皮颜色,演出时扣上这假头套,不细看,还真看不出来,黄呢子军装是借老红军李万程的,穿的日本和服是缝纫组制作的。还有李铁梅上身穿的红底白花大襟夹袄,既买不到也找不到。几位女同志就把一件浅色上衣,改成夹袄,用染料染成大红色,再用白布剪出若干个梅花花瓣,一针一线的再绣到袄上,这是多么大的功夫啊!最传奇的是,“铁梅”这个重要角色是没有合适人选的,大家都在犯愁,最后从形象上确定徐萍同志,她年青貌美,在形象上最适合演这个角色,可谁都知道她唱歌唱得好,但不会唱京剧,她自己当时也说:“我不但不会唱京剧,连京剧我也没看过。”军宣队的领导说,“不会,可以学呀!”徐萍老师是南方人,要学着演好这个人物,难度可想而知。但徐萍老师硬是凭着良好的悟性和一丝不苟精神,跟着磁带和章平与朱锦侠两位老师一字一句地,把难度极大的大段唱腔和道白,演绎得十分到位,实在难能可贵。还有扮演日本宪兵队队长鸠山的吴凤岭,把鸠山的狡猾、凶狠演得活灵活现,以致后来大家送他一个外号就叫"鸠山"。演员们的认真表演,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

京剧《红灯记》从酝酿、排练、制作到成功演出,都凝聚了那一代教职工的心血,体现了不怕苦、不怕难的奋斗精神。在学校发展历史上留下了不容抹去的一笔。

西安时期:参加央视大型京剧活动“过把瘾”

1971年8月,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,机械工业部研究决定,并征得国务院科教组和陕西省的同意,将北京机械学院由汉中迁至西安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。1972年1月,陕西省发出《陕革发(1972)一号文件》指出:两校合并后,定名为陕西机械学院,设机器设计与制造,铸造、金属材料热处理、精密机械仪器、工业企业电气化、自动控制、半导体器件与材料七个专业。校址在原陕西工业大学。原陕西工业大学所设专业,原则给予保留,机械制造与原北京机械学院合并,其他专业分别并入有关院校。

1972年2月,除留汉中教学基地100余名教工坚持工作外,其余人员等迁入西安,这是北京机械学院的第二次大搬迁。

1972年4月13日,陕西机械学院成立。

汉中搬西安之前,由于人员调走很多,以及加紧建校等原因,京剧活动不多。再到西安,北京机械学院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,壮大了京剧活动的力量,比如吴鸿洋、吕兴祖、徐雨辰等人的参加,又有我校周品涛在西安石油仪器厂的侄子周国栋(花脸)的参加,京剧又逐渐活动起来。在校内,活动场地得到李启详和校工厂热处理车间的支持,不定期的在实验室、在车间大家凑在一起唱上几段,活动一番。那时大家也去外边参加活动。西安胡家庙工人俱乐部,那里就有许多老票友。

1995年,在离退休处领导下,成立了京剧活动组织,当时叫“京剧自娱自乐班”,后面改名为“京剧队”,由校工会参与领导,队长是顾振威,成员逐步扩大。校京剧队是西安高校京剧协会成员,又是副理事长单位,在高校组织的京剧活动和校内联欢等演出中非常活跃。

京剧队最辉煌的成就,莫过于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的亮相。当时,中央电视台在西安拍西安高校“过把瘾”京剧节目,我校是三大方阵之一,校离退休处、校工会、校团委组织了八十多位师生参加,在“群唱”、“个人演唱”、“答题”、“报戏名”、“学一招”等项目取得了优异成绩。而每次项目取胜时,鼓掌、欢呼声中,“西安理工大学”醒目的六个大字就会时常出现在荧屏上。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向全国播出后,北京、湖北的校友特意打来电话表示祝贺,他们说: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了母校的演出,心里非常激动。母校不仅表演精彩,而且向全国宣传了母校,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参与。

还值得一提的是,之前有个学生叫王玮,也特别喜欢京剧,他在老生唱段上,很有功底,还拉京胡,对京剧的武场很感兴趣。2002年11月,在京剧队老师们的支持、曲江校区学生会大艺团的帮助下,曲江校区学生会大艺团京剧组成立。王玮还联络了建筑科大、交大、纺院、西电、西北政法等高校中十几位爱好京剧的同学,大家经常一起活动、交流,也常来理工大京剧自娱自乐班参加活动。尽管学生京剧组只坚持了几年,但在学生群体中推广和弘扬京剧文化,也算是校京剧长河中的浪花一朵。

我90岁了,几十年的京剧活动一直伴随我的生活到现在。与西安理工大学伴生的校京剧团队,随学校经历了六十多年风云变幻,历史沧桑,有过光彩夺目的辉煌,也经历分散,游离,无助的困惑,更迎来新时代的机遇。我衷心希望西安理工大学这支京剧队伍坚持、继承、发扬下去,让校园文化建设长青。

赵震寰 口述 本报记者 陈晓芳 整理